新年伊始,房貸集中度新規正式實施。戴上“緊箍咒”的個人按揭貸款投放,將會有何變化?這不僅關乎銀行的盈利水平,更關乎廣大購房族的切身利益。證券時報記者近日采訪多地銀行人員了解到,目前房貸集中度新規對按揭貸款投放的影響并未明顯顯現,即便是“超紅線”的個別銀行仍未完成全年按揭貸款投放總額度的規劃。但新規對銀行的影響將呈現結構性特征,對中小銀行的影響或大于大行。
[詳情]
近日,央行聯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對商業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劃出了2條紅線,一條是房地產貸款占比上限,一條是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前者主要是針對房地產企業,限制銀行資金過度流向開發商,而后者和購房者個人息息相關。
[詳情]
盡管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202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延續平穩態勢,交易規模再創新高,每平方米房價平均水平突破萬元大關。專家表示,隨著金融監管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房企可能采取主動降速、降負債措施,房地產市場增速將趨緩,2021年全年商品住房價格漲幅或有所下降。
[詳情]
記者昨天獲悉,市住建委已制定《北京市租賃住房建設導則(試行)》(征求意見稿)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導則提出,宿舍型租賃住房人均使用面積不得小于4平方米,且應設置管理室、會客廳和智能快件箱。導則同時倡導應用智能化技術,但要充分考慮老年人需求特點,推廣使用智能化適老產品。
[詳情]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并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明確了方向。
[詳情]
進入2021年,銀行業與房地產行業熱議的話題莫過于近期有關部門出臺的房地產貸款管理和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融資管理規則。這些“硬核”的房地產金融調控措施將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哪些變化?房地產行業走勢如何?
[詳情]
12日記者從浙江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2021年,浙江將出臺公租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規范房源、準入、配給、配后管理;加強公租房精準保障,全年力爭公租房受益家庭達到25萬戶。
[詳情]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7日發布的《2020年上海房地產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91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1%,成交面積創4年來新高;二手房市場同樣十分活躍,2020年上海二手住宅成交約30.2萬套,同比增長27.0%,也創近4年來新高。
[詳情]
廣州市市本級首個公開發售的共有產權住房項目榕悅花園今日起正式開放申購,符合規定條件且在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白云、番禺六區及黃埔區(房源所在區)穩定就業或長期落戶的家庭,可即日起至2月10日申購。
[詳情]
“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在近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這成為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的8個重點之一。
[詳情]
蛋殼“爆雷”事件,揭開了住房租賃市場亂象的“冰山一角”。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期在上海、西安等地調查發現,在惡意經營的長租公寓平臺背后,部分中介機構成為“助紂為虐”的推手。
[詳情]
房地產融資愈發收緊。2020年最后一天,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五檔設定房地產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而在此之前,重點房地產企業已經試點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業內所稱的“三道紅線”。
[詳情]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對北京地區新房、二手房市場進行走訪發現,近期,北京地區二手房市場延續11月以來的“暖冬”跡象,成交量仍然維持高位。以學區房、臨近地鐵次新房為代表的部分樓盤價格出現小幅攀升。相比之下,以限競房為代表的新房市場普遍存在較大的去化難題,有些項目由于入市時間比較長,預售證已經過期,不得不由期房轉入現房銷售。
[詳情]
1月5日,銀行板塊繼續調整,多只個股跌幅超4%。業內人士指出,近兩日銀行板塊調整或與此前發布的房貸新規有關,部分銀行房貸占比超出規定上限,亟待控制房貸增量或壓降存量。不過長期來看,此次對于房貸集中度的管控有助于銀行降低風險敞口、優化貸款結構,行業基本面向好趨勢不改。
[詳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租賃住房方面著重提出:“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可以預計,未來我國住房租賃將迎來快速發展。
[詳情]
銀行板塊逆勢走低的原因,或與2020年12月31日監管部門加強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決定有關。股價下跌的銀行,大部分涉房貸款余額占比恰好“超標”,如成都銀行、興業銀行等,至少10家上市銀行未來都有涉房貸款余額壓降壓力。受新規影響,未來大部分商業銀行資產結構也將迎調整。
[詳情]
為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嚴格落實“房住不炒”,北京土地公開出讓首次采用“競地價+競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份額+競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方式供地。
[詳情]
關于宿遷未來之光項目客戶關注問題的情況說明
[詳情]
據央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近日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建立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詳情]
北京、上海等地近日發布住房租賃新政。北京市2021年計劃向市場供應集租房5000套左右;上海市要求進一步整頓規范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秩序。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