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萌寵、雨后春筍,可愛的東西里也可能藏著風險
意外!怡人四月這些疾病多發
提醒!吃和睡都得有講究
萬物復蘇,春意盎然,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
4月的杭州,景色怡人,氣溫相對穩定,高血壓、冠心病、慢阻肺等常見的慢性病都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各大醫院的就診量也往往會出現一年中較低的水平。
但大家絕對不可以麻痹大意,錢江晚報記者走訪杭城各大醫院時發現,除了大家都熟知的過敏性疾病之外,動物咬傷、消化道潰瘍、兒童鼻炎等悄然攀升,嚴重的甚至已危及生命。
近半月,動物咬傷就診增一倍
4月7日臨近中午,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室,一位媽媽邊哄邊展開5歲兒子的左手,果然中指上有兩個滲血的牙印。
媽媽說,兒子喜歡喂松鼠,今天去西湖邊玩了,回家路上不高興,問了好幾遍,才知道兒子在喂小松鼠吃東西的時候被咬了。
“我以后不要跟它們做好朋友了!”聽媽媽復述完事情的經過,小男孩氣呼呼地說,把診室在場的人都逗笑了。所幸,經檢查,傷口不深,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媽媽還是決定給孩子注射狂犬疫苗。
“春天動物的活動增多,人類的衣物減少,再加之正是動物發情之季,動物咬傷就診人群會進入一個較快的增長期。”市紅會醫院急診科主任黃世恩翻著犬傷門診的登記本說,去年此時,該院犬傷門診的就診人數已達到日均230人次上下,今年3月下旬至今日均接診量雖僅130人次,但已比2月增了一倍。在黃主任看來,今年數據比去年同期有明顯下降,或與受疫情影響有關。
消化道出血多,與吃春筍有關
“一天接診了5例消化道潰瘍甚至出血患者,其中有一例還在急診胃鏡下止血搶救。”對于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李國棟來說,這個清明假期著實過得不輕松。
他口中那位止血搶救的患者是位70多歲的大伯,本來一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不料老人家竟突然嘔吐,一下子變得臉色蒼白,把家里人嚇得不輕,趕忙送往杭師大附院急診。胃鏡檢查發現,大伯有一塊指甲蓋大小的胃潰瘍,在不停出血。
家人說,老人家吃東西從來不忌口,這次家庭聚會,各位兄弟姐妹都做了拿手好菜,自然少不了當季最美味的春筍,老爺子嘗嘗覺得蠻鮮,吃了不少。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當下正是一年中消化道潰瘍最高發的時候,30~50歲的人群較為高發,臨床醫生多考慮可能與吃筍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相關。
睡覺被子蓋太厚,反復引起感冒
揉眼睛、打噴嚏、流鼻涕……一到春天,中招鼻炎的不計其數。4月7日傍晚,杭州市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樓高忠的診室內外人聲嘈雜。“一整天看了50多號,2/3是鼻炎患兒。”樓主任歇了口氣說。
除了花粉、螨塵引發的過敏性鼻炎,還有因感冒誘發的鼻竇炎,治療都挺麻煩的。有個4歲男孩,只能用嘴呼吸,晚上睡不好,病情加重。
在問診時,樓主任專門問了這孩子為何會反復感冒,媽媽也是滿臉的煩惱。晚上睡覺怕孩子著涼,便習慣用較厚的被子,結果小家伙睡著睡著就把被子蹬了,估計就這樣著涼感冒了。
“蓋被子和穿衣服一樣,太薄了會著涼,太厚了悶出汗來也會著涼。”樓主任說,這個問題他曾與不少有經驗的媽媽聊過,如果是1米8的床,這個時候蓋4斤的蠶絲被比較合適。
來源:錢江晚報